• 安徽淮北:昔日垃圾场变身生态湿地

    • 2022年12月16日
    • 来源:淮北日报
    • 阅读量:2956
    • img img

    资讯简报:


    12月15日,淮北日报报道了淮北东湖存量垃圾治理项目成效。项目由中兰环保2019年中标承建,2020年11月通过验收。项目采用“垂直防渗工程+存量垃圾开挖筛分资源化利用”的主体工艺,实现污染有效阻隔、资源再利用、彻底消除污染源及其邻避效应等多重效益,恢复周边环境安全及土地利用价值。


    淮北市东湖存量垃圾治理项目作为全国首个敏感源周边存量垃圾治理项目,项目邻近水源、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其成功实施为敏感源周边存量垃圾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Snipaste_2022-12-20_10-08-07.jpg

    微信图片_20221220100247.jpg



    走进东湖湿地公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草木葱茏、群鸟飞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美画卷。


    然而在治理之前,这里10万平方米面积、经过数年填埋形成的不规则垃圾场,均堆置深度3.4米、堆积44万吨存量垃圾,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是城市“黑伤疤”。


    随着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突出问题,安徽省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人民满意作为最大的满意,把群众幸福作为最大的幸福,履责于身、担责于行,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修复的淮北路径,实践生活垃圾治理的生动样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推进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投资1亿余元,推进存量垃圾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


    治理期间,市委市政府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回头看”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东湖存量垃圾治理。完成垃圾及底泥开挖66.8万吨、筛分39.8万吨,筛分后腐殖土外运27.1万吨、轻质物外运5.4万吨、建筑骨料外运6.6万吨,清底泥外运27.5万吨,渗滤液处理外运20万吨,消除周边环境隐患,释放废弃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修复“重生”,建成生态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2021年度环卫行业典型示范案例”。


    根据生活垃圾快速递增实际,淮北市及时解决垃圾填埋和宇能电厂能力不足、工艺落后等问题。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克服恶劣天气影响,历时12个月建成日处理规模1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各项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打造了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的“淮北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实现了生活垃圾零填埋。2019年10月底投产以来共发电55828.84万kwh,供热35312.85吨。


    2020年10月,东湖存量垃圾治理项目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汛期等各种困难情况下,整体项目实施完成,存量垃圾全部开挖进行筛分并无害化处理,并通过环保验收及工程验收。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现在的生态湿地,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落脚点。


    “这里以前是采煤沉陷地、垃圾堆放点,脏乱不堪、臭气难闻,根本无法走近,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现在垃圾清除了、环境变美了,走出家门就是走进公园。”治理后的东湖获得市民一致点赞。目前东湖生态修复区域内已是一片芦苇摇曳、清风徐徐、波光粼粼的动人景色,创造和谐生物成长环境,保障良好自然水循环,成为周末、假日休闲游乐的新场地。由于水质优良,多种水鸟纷纷留宿,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驻足。



    来源:淮北日报

    作者:朱冬 小亮




img